中新網濟南5月7日電 (記者 孫婷婷)中國—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(簡稱“上合示范區”)系統梳理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合作方面存在的物流通道不暢、金融支持保障不足等五大類26方面堵點、難點問題,並打造解決問題的“上合工具箱”。
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山東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,助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情況。
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山東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,助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情況。崔晗 攝
青島市委常委、上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張新竹在會上表示,“上合工具箱”包括綜合服務類、專業服務類、基礎支撐類三大類11個強屬性平台載體。其中,綜合服務類以上合經貿綜服平台、上合國際資本港、中國—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、魯港科技創新中心為代表。專業服務類主要包括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、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中心、上合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、“絲路電商”綜合服務基地等。
“針對上合組織國家企業信用查詢困難,我們依托上合經貿綜服平台推出‘信用上合’跨境信用服務系統,為企業提供客戶背景調查、全球企業信用報告、國際信用認証等服務,累計提供信用查詢服務超1.1億次。”張新竹表示,針對部分商品發運時效要求高的問題,上合示范區依托青島國際樞紐港,通過TIR國際運輸車輛發運水果、機械配件和電子產品,從青島抵達莫斯科僅需7天,節省運輸時間一半以上。
此外,聚焦破解非關稅貿易壁壘問題,上合示范區推進建設上合組織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,已有3篇評議意見被土耳其、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採納,有效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。“目前,這些工具箱正在積極發揮作用,也逐步得到國內外各方面認可,上合示范區越來越成為上合組織國家多邊認可的信息交流、經貿合作高地。”張新竹說。
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《關於支持中國—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擴能提質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措施》),從推進綜合改革、重大平台建設、經貿產業合作、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23項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。
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慶偉在解讀《若干措施》時表示,《若干措施》提出,山東將加快建設上合組織海關促進中心,加大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政策研究、貿易監測預警、海關事務協調,提高跨境電商等通關便利化水平﹔打造“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”,深化上合組織文化旅游國際合作,拓寬入魯旅游市場﹔探索限額免征上合組織和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特色商品關稅政策。
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萬勝表示,青島市積極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重要活動承載區,2025年,該市將舉辦上合組織成員國文化部長第二十二次會晤、上合組織成員國旅游部門領導人會議、上海合作組織電子商務工作組會議等,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交流合作,拉緊人文紐帶,助力經濟增長,推動共同發展。
據悉,作為中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和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開放平台,上合示范區依托區域物流渠道優勢和經貿合作堅實基礎,在山東、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作用更加凸顯,2024年帶動山東省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達5316.2億元人民幣,是2018年的3.1倍,年均增長20.7%﹔帶動山東省對上合組織國家實際投資達8.5億美元,是2018年的6.9倍,年均增長38.3%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