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天津8月30日電(記者李亭)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設立6年來,依托在中國以外其他上合組織國家建立的11個農業科技示范園,開展技術、品種試驗示范,目前已制定作物生產標准7項、生產技術規程10余部,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取得積極成效。
這是記者30日從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陝西省專場吹風會上了解到的。
農業是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領域。2019年,上合組織農業基地落地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。
陝西省副省長武文罡介紹,陝西充分發揮楊凌示范區農科教資源優勢,不斷加強軟硬件建設,推動基地成為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。
在合作載體建設方面,上合組織農業基地與哈薩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共建4個聯合實驗室,圍繞旱區農業、作物綠色生產、智慧農業、數字農業等領域,開展農業科技合作和關鍵技術協同攻關,並在上合組織國家設立20個實訓基地,系統展示基地農業科技成果,組織當地學員開展實訓實操。
在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方面,基地先后派出73批次、190余名專家,開展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等13大類115個優良品種的品比試驗,多項技術在烏茲別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。
在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帶動下,陝西對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,進出口額由2021年的6.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21.4億元,增長超過230%。
武文罡說,陝西將在上合組織框架下,進一步建好上合組織農業基地,聚焦旱區種業、農業節水灌溉等重點領域,加強務實合作,更好發揮基地功能,為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發展、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