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女性視角下的上海合作組織:共建未來”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
“女性視角下的上海合作組織:共建未來”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行。來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50多名女性學者與會,圍繞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文明互鑒與地區認同、法治與營商環境建設、經貿新業態與合作共贏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。
本次會議由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指導,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、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、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共同主辦。與會嘉賓認為,上海合作組織在推動地區和平穩定、發展繁榮,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。各成員國要秉持“上海精神”,加強團結協作、互學互鑒,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。
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表示,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3年多以來,始終將婦女發展作為優先合作方向,在維護性別平等、保護女性權利、增強婦女賦能等方面,採取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舉措,為鼓勵支持女性參與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金哲表示,女性專家學者能以敏銳和富有創造力的思維,為上合家園建設貢獻智慧,進一步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。
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戰略與地區研究所研究員羅拉·薩伊多娃認為,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應致力於消除性別歧視、促進性別平等、推動女性發展,並為女性脫貧、創業提供支持。
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國家政策教研室副主任瑪麗安娜·阿布拉莫娃表示,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,各成員國規劃了合作的總體方向,進一步明確了相互尊重主權以及安全、發展的重要性,“各成員國正積極推動國內改革,提升發展效率,深化合作”。
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大學教授、歐亞國際問題研究協會成員泰西婭·馬爾蒙托娃表示,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1/4,隨著擴員進程的推進,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力不斷提升,展現出了合作、互利、共贏的正能量。
烏茲別克斯坦國立大學博士薇蘇拉·阿格扎姆赫德熱耶娃表示,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、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和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,各方應通過文化教育領域合作項目增強相互理解、互學互鑒,尤其要重視數字化對文化交流的推動作用,攜手共創上海合作組織美好未來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1月02日 03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