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去年7月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后,中國正式接任上合組織2024年至2025年輪值主席國。作為當今世界覆蓋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和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建設性力量,上合組織當前發展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?作為輪值主席國,中國又將如何帶領上合組織擁抱機遇、迎接挑戰,開創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上合組織“中國年”?《藍廳觀察》聚焦上合組織“中國年”,獨家專訪新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。
新任上合組織秘書長:全力支持中方主席國工作
今年1月1日起,葉爾梅克巴耶夫正式擔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,任期3年。葉爾梅克巴耶夫來自哈薩克斯坦,此前曾擔任上合組織副秘書長,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。葉爾梅克巴耶夫秘書長向《藍廳觀察》記者表示,就任上合組織秘書長是一份特殊的榮譽,也是一份責任。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加入上合組織或提升在該組織內的地位。目前,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會議和活動的數量轉化為質量,帶來切實的成果和利益。
談及今年上合組織秘書處的工作,葉爾梅克巴耶夫秘書長表示,今年相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支持中方的主席國工作。他透露,目前,各項活動已經安排得十分充實緊湊。中國確定了一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主題,即“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”。可持續發展涵蓋了廣泛議題,包括生態環境、綠色能源、糧食安全、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領域。圍繞這些方向,中國正在籌劃各種論壇、會議和其他形式的活動。
關鍵階段 推動上合組織高質量發展
“朋友圈”越來越大,“含金量”越來越高的上海合作組織,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也面臨諸多新的風險挑戰。
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丁曉星向《藍廳觀察》記者分析了當前上合組織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,包括如何加強內部團結,建設團結互信的共同家園﹔面對可能更加惡劣的外部環境,講開放、講合作、不搞對抗的上合組織怎樣營造相對有利的外部環境﹔面對日益復雜的地區安全形勢,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挑戰,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打擊“三股勢力”,維護地區安全。
直面挑戰,中國將“行動”二字作為輪值主席國工作的關鍵詞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中國接任輪值主席國以來,中國-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首條至烏茲別克斯坦TIR(國際公路運輸系統)線路正式開通,更多上合特色好物進入中國市場……一系列合作進展傳遞明確而有力的信號——上合組織不當“清談館”,而是要做行動派。就在本月,中方正式發布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徽標。中國主席國工作正加速推進。
葉爾梅克巴耶夫秘書長表示,尤為重要的是,在中方擔任主席國期間,上合組織正處於完善自身運作、提質升級的關鍵階段。中方作為主席國現已開始積極籌備本年度最重要的活動—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,該會議將於今年在中國召開。在會上將通過一系列重要決議和文件,包括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文件,比如上海合作組織宣言。同時,《上合組織至2035年發展戰略》這一重要文件也將在會上通過。目前,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都在全力支持中方擔任主席國的工作,並且一如既往地團結協作,共同推動本組織目標的實現。